天氣冷,鼓起最大的勇氣,才踏出家門,是為了買條蔥。是想著回家做豉油雞,想多練習,萬一阿花山長水遠來沒有好吃的豉油雞就弊。
點知回家後,想,不如做海南雞啦。這種最後一分鐘的改變,我常常都有。好像,一早起床我是想煎蛋,好想好想,成世沒吃過煎蛋一樣渴望。從床上起來,走到廚房,經過的是十來級樓梯和兩度門,我突然覺得,誰想吃煎蛋了,早餐怎麼總是煎蛋呀,有完沒完呀又煎蛋。於是早餐變了麥皮加紅莓,或是什麼樣也好總之不是煎蛋。而麥皮加紅莓或者其他總之不是煎蛋,好像早有預謀的就在手邊。善變之快,有時我想起也難以置信,沒怪小米常常不知所措。
好啦,我真是做了海南雞。雞南雞是精華是皮與肉之間的一層啫哩狀膠質,是煮好雞之後浸冰水而來,今次竟然做到。不過最好吃的,是飯。用了一整隻雞去煮雞湯來煮飯,哪有不好吃的道理。
四個醬,小米只愛一個,就是不正宗的那個,不過那也是我的最愛,以後做那個就行。就是魚露,白醋,糖,鹽,蔴油,辣椒,蒜頭,拌好,食用時加一點青檸汁更鮮。各樣的份量就是試到自己滿意為止。
但,我並沒有忘記練習豉油雞一事的。
廣告
this is so professional 😉 man, one day you will open a restaurant!
哪裡?
我們說,做什麼也不做餐廳/和飲食有關的,因為他們往往自己就無啖好食。
剛來NL的時候,和一個外賣餐館的老闆談天,她說女兒快16歲,快管不住了,這麼多年來,她都沒好好和女兒吃過一餐晚飯。餐廳工作,多是由下午三四時到晚上十一二點。自己的店子,不能想關門就關門,打工還可以請假。
她也不敢約朋友,誰人有空一起吃個午飯,或者夜宵?
所以,唔好啊!哈哈⋯
我跟你相反,常常起床後不知道想吃什麼,就這樣拖拖拉拉,噢,午飯了。
可是我最喜歡的就是早餐。旅行時常常嚷著要早一點起床,去找個晨光普照的角落,慢慢吃慢慢喝。
善變但有行動配合也不錯呀! 至少有飯落肚~ 飽飽~
其實多數時候我也是不知該吃什麼好的。不過有陣時就是有些很(我以為)很強烈的渴望,想吃一點特吃的或者其實好平常的什麼。那個我以為好強烈的渴望,原來都是last到一兩分鐘,沖個麵的時間都不夠。
(有陣時,我真是很想食杯麵,但在沖了熱水,等吃的三分鐘,我已經不想吃了。死未?)
真的,開餐廳的人,都沒有家庭生活了。我爸就是這樣子,媽和妹都在餐廳工作,回香港時,幾乎都見不到他們。最後,我在家裡煮好飯,等他們晚上十一點回來吃。
有一次,我到中國外賣店買東西,那時晚上六七時。老闆娘說,女兒要出去玩,今晚她也沒得睡。孩子出去多久,她的心也掛著多久。早上5時還得去接她回來,好過別人送。我說,那回家和她吃飯吧。她回來,哪可以,生意要做,從沒一起吃晚飯。
你說我,能不掉淚嗎?吃個飯也不是易事的。